老栏目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关注官方微信扫描关注河大商学院官方微信获取最新动态
关注官方微博扫描关注河大商学院官方微博获取最新动态

学院新闻 首页 > 老栏目 学院新闻 观点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要“硬杠杠”也要“软指标”

作者: 时间:2018-12-13 浏览次数: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构建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国内22个城市开展试评价以后,2019年开始将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2020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铺开营商环境评价。

       今年以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推动经济转型以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近段时间,北京等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鼓励科技创新、大幅度减税降费等。这些政策很受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欢迎,对激发企业创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构建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将对各地积极推进的优化营商环境起到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从今年在国内22个城市开展的试评价看,大都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比如,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需要更好地履行首都职能,这是北京不同于其他大城市的一个鲜明特色,因此,北京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更侧重于开展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计划加快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实施,以更高水平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之所以被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营商环境拖了转型的后腿,各项深化改革的要求,对地方政府加快自身改革和转变职能产生了倒逼效应。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对自身的审视,更加清醒地看到了改革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一些长期附着于地方权力部门的实际利益,已经逐渐固化成为活跃营商环境、推动创业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障碍,因此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搬走的,相当一部分正是一些地方权力部门长期享有的实际利益。

       前段时间,一些民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持续经营的压力,表明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仍然不够理想。一方面,国内外经济走势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社会观念对民营经济的偏见依然存在,对民营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在此条件下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地方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通过明确的政策为所有企业搭建起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让民资、外资等非公经济享受到这种环境。

       目前,各地出台的各种优化政策,主要集中在一些看得见、可以量化的指标上。应该说,一个地方要根据这些“硬杠杠”来制订优化政策,并不是太困难的事,包括减轻税费负担、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但除此以外,如果一个地方未能建立起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那么,即使有了看上去很美的各种政策,仍然难以构建起良好的营商环境,民营企业的投资就可能遭遇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在政商关系上,以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些政府部门利用审批权力向企业索取非法利益,经过多年的职能改革,这样的情况大有好转,但现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一些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理要求“冷淡以待”的情况,这对于当地的营商环境同样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从经济稳增长的层面为民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主要是“救急”的考虑,民营企业更需要一个长效、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仅需要明确各种看得见、可以量化的“硬杠杠”,也需要通过一些“软指标”建立起良好的“软环境”。这些“软指标”“软环境”通常是看不见的,也难以通过量化的数据进行评价和考核,但它能够让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切实感受到市场经营的前景,感受到公平竞争机制下的舒心和放心。国家发改委构建的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对于那些看不见、难以量化的“软指标”“软环境”因素,也应当有足够的考虑和具体的安排。

       优化营商环境的最高境界,就是地方政府从内心深处认同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满腔热情地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向他们输送各种政策资源。通过这样的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且体现出应有的效果,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河南大学MBA教育中心|网站管理|河南大学主页|交流平台        |手机版|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团委微博              河南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00258416-2        技术支持:蓝创科技  @2015 Business Shcool of Henan University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