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share.app3.jyb.cn/paper_d/69f67aee3f1d0ec48b7e7af57e7c4e3f?from=VjZDc29lWmRlREZnUWRtcXVVam1CQjRLcEVRNXhvSGJod3o2QWFaN2dFdE83ZzhzNXZRdzg4RXl2cDJLNFJqRA==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61686169004933120541405
https://weixin.qq.com/sph/AdcUbo5J9
https://weixin.qq.com/sph/ANzReuAAI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河南大学商学院、“明德”网络思政育人马欢欢工作室联合校党委宣传部、团委,精心策划的迎七一主题活动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报道。其中,《中国教育报》于2025年7月2日第十二版刊发《青春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全国各地各校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重点报道以我院工商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墨涵、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万卓娅为代表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在甘肃支教的过程中走进当地中小学宣讲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河南日报》于同日全文刊登《从中原腹地到河西走廊,河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这样传承红色基因》,深度呈现活动全貌。此外,由“明德”网络思政育人马欢欢工作室师生团队精心制作的《AI赋能,科技传薪》《支教一年,三尺讲台传薪火》等宣传视频在河南大学官方微信视频号及抖音平台同步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此次活动紧扣“七一”建党节点,由商学院、“明德”网络思政育人马欢欢工作室牵头,联合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共同发起。商学院师生与学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远程联动,以甘肃中小学为阵地,通过红色理论宣讲传递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原红色文化,打造高校与基层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在甘肃支教期间,研究生支教团走进当地10余所中小学,开展30余场系统宣讲,覆盖师生超3000人次。活动以“小故事”切入,通过国旗下演讲、课堂互动等形式,将红旗渠精神、焦裕禄事迹等中原红色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场景。在瓜州县渊泉第二小学的国旗下演讲中,我院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王墨涵以红旗渠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为引,通过生动讲述太行山绝壁上开山凿渠的艰辛故事,让“一锤一钎”凿出人工天河的壮举跃然眼前。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万卓娅则以“泡桐花开忆英模”为主题,深情讲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用朴实的语言重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为民情怀。
此次活动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商学院思政育人模式实现新突破。从黄河之滨到祁连山下,跨地域的红色文化传播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未来,商学院将持续深化思政育人实践,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育人品牌活动,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新时代商科人才持续发力。